原标题:“闽南井冈山”称呼的由来 “闽南井冈山”称呼的由来 ⊙严利人 文/图 红军烈士纪念园 红军之家 石榴镇车本村是漳浦县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海拔780米)。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闽粤边特委、靖和浦中心县委、靖和浦苏维埃政府机关都先后设在车本村。邓子恢、蔡协民、曾志、黄会聪、卢胜、尹林平、张长水、王占春、冯翼飞、吴庭坚、吴运琳、柯永麟等革命老前辈都曾在此开展革命活动,建立苏维埃政权,领导工农红军游击队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中央决定组建“中共闽粤边区特别委员会”,统一领导闽粤边区党组织和武装力量,深入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中央主力红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的“围剿”。5月1日,中共闽粤边临时特委在漳浦成立,特委机关设在车本村,漳浦成为闽粤边苏区革命斗争的中心区域,漳浦的车本村成为闽南革命第一村。中共漳州中心县委、靖和浦中心县委、闽南特委、靖和浦县工委、靖和浦边区苏维埃政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等党政军机关常设在这里。 “闽南井冈山”系指闽南第一块主要以漳浦县车本、小山城、龙岭等村为中心的靖和浦革命根据地,是闽南革命斗争从单纯开展游击斗争向土地革命转变的里程碑。“闽南井冈山”的称呼可以追溯到1932年,最早把车本这一带冠以“闽南井冈山”美誉的人,则是老井冈山人蔡协民。1932年6月,当时的漳州中心县委书记蔡协民(曾在井冈山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党代表)、中心县委秘书长曾志(曾任井冈山红军医院党支部书记),他俩站在车本连绵起伏的山冈上,放眼四周,眼前旌旗招展,远处鼓角相闻,仿佛看到井冈山的革命景象。革命家兼诗人的蔡协民不由得诗潮澎湃,吟诵起毛泽东的诗句:“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他深情地说:“这里就是‘闽南井冈山’!”从此,“闽南井冈山”的称谓不胫而走,众口相传,并为后来的战斗历程一再证实强化,因而成为福建独有的革命殊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安论坛
( 赣ICP备2021010355号|
赣公网安备36082102000120号 )值班电话:13410000095
站点地图
GMT+8, 2025-5-1 13:20 , Processed in 0.0757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