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更没有微信红包,古人过年都有哪些运动呢? 春节,是中国人最谨慎的传统节日:春节要贴对联、吃年夜饭、领压岁钱、守岁、拜年、穿新衣、放鞭炮、舞狮、耍龙、逛庙会、逛花街、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还要干什么?还要说故事。说故事?对!说故事! 俗话说,“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春节的时间,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听尊长讲故事、谈风俗、说规矩,是情绪的融会、是家风的凝结、也是文化的传承。这个春节在《百家说故事》,我们来说说“故事里的春节”。说说没有手机的古人们,都是怎么过年的。 过年乐业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课是文词。”这是明代墨客文徵明的《除夕》诗。别人都在过除夕,我呢?还在灯下挑拣我的旧诗句,乐在此中啊。实在除夕读诗,文徵明可不是独一份。比他早600多年唐代墨客贾岛,除夕夜祭拜的不是先人,而是诗稿。据《唐才子传》纪录,墨客贾岛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 您看,这就是贾岛过年的“自选动作”,是不是雷同我们现在的年末总结。 过年结交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诗。唐宋时期大年月朔这天,家家户户都得喝屠苏酒,以避瘟疫。效果,白居易和刘禹锡俩人竟因谁先喝酒争相“装嫩”,逗个没完。还一人写了一首诗,这是什么环境? 原来,本日我们喝酒,都是先敬德高望重的父老。唐宋时呢?喝屠苏酒的风俗是谁年轻、谁先喝!寓意是“得岁”,有祝福发展的意思。于是,为了争“先喝权”,白居易就给刘禹锡写了一首《新岁赠梦得》。诗的末了问“与君同甲子,岁酒合谁先?”老刘啊咱俩一边大,那谁先喝这贺岁的屠苏酒呢? 刘禹锡回他一首《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末端说 “与君同甲子,寿酒让先杯。”固然咱俩是一边大,可这酒得我先喝。刘禹锡的潜台词是由于我生日小啊。 写下这两首诗的时间,白居易和刘禹锡都已年过半百,这得是多让人倾慕的友谊,多铁的“老铁”啊! 2021夏历新岁到来之时,让我们满斟琼浆,祝福朋侪,就像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诗: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矫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过年廉政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这句话的原理简朴而深刻。 春秋时的大年月朔,晋国的上卿赵简子收了礼,但这份礼品给他上了深刻的一课。 据《列子》纪录,正月月朔,邯郸的老百姓给赵简子送礼,这礼品会叫、会动,还长着羽毛,原来是活的斑鸠。斑鸠在春秋期间有尊老的寓意。赵简子很高兴,于是就来者不拒。他的门客问:“您收这么多斑鸠,还重重赏赐送礼的人。毕竟是为什么呢?”赵简子说:“正月月朔我要放生斑鸠,表现我的慈悲心肠。”门客说:“这是什么逻辑?您越重赏送礼的人,送礼的人就越多,捉的斑鸠就越多,斑鸠就越轻易丧命。斑鸠丧命居然是为了表现您爱惜生灵?”赵简子一听,内疚不已。今后他过年不收斑鸠,也不收礼了。 赵简子放生,用本日的话来说就是作秀,幸亏他知错就改。可见春节放假,操行不能放假,廉政要始终在岗。 过年学识 东汉时的新春团拜会上,一个人因学识太广博,谈锋太突出竟然把团拜会酿成了他的“奇葩说”加“脱口秀大会”。 据《后汉书》纪录,东汉有个儒生叫戴凭,谈锋那叫一个好。有一年春节,光武帝开新春团拜会,请大臣辩说儒家经典的义理。奖品呢?就是朝堂上的坐席,冠军能坐到天子跟前。只见戴凭凭着广博的学识和惊天地泣鬼神的谈锋驳倒了一位又一位儒生,连续不断地夺取坐席。到末了居然夺了五十多席,这段故事还留下个成语叫“戴凭重席”。 过年明志 “年年到这天,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这是中唐墨客姚合的《晦日送穷》,记载了唐代过年的风俗“送穷”。寓意老百姓把“穷”送走,才气过富足的好日子。要说最积极“送穷”的有一个人,就是我们认识的大墨客韩愈。有证据吗?固然,韩愈专门写过《送穷文》。 韩愈家的“送穷”仪式,真是够谨慎的。他用柳条编成车,把草扎成船,内里还放好干粮,让“穷”吃饱喝足了彻底脱离。那他把“穷”送走了吗?你猜。 韩愈说,本身家有“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智穷,就是做人不油滑。学穷,就是喜好探究幽深的原理。文穷,是写文章不愿迎合。命穷,是有长处不争抢。交穷,是对朋侪赤胆忠心。 韩愈以为这“五穷”导致本身与富贵繁华无缘。效果呢,“五穷”谁都不愿走。他们笑哈哈地反驳韩愈:“你别不识好歹了,我们资助你成为君子,你却想当小人?”韩愈呢?他只好认了,把“五穷”奉为了上宾。 很显然《送穷文》不是真的送穷,而是韩愈的以文明志。真正的君子就是要服从住本身的初心,安贫乐道。 过年爱民 春节有祭拜先人的风俗,可您见过祭拜官员的么?在唐朝,魏州的老百姓过年就是先拜官员再拜先人。这是什么缘故?由于老百姓发自心田地爱戴他们的父母官狄仁杰。 据《资治通鉴》纪录:公元696年,外敌入侵,杀了官民数千人,魏州百姓间不容发。男丁被征召修筑工事,妇孺老幼流浪失所、地步荒凉。狄仁杰见此惨状自动请缨担当魏州刺史。上任后他第一个下令就是老百姓赶快回家种地,照顾好老婆儿女,守城的事交给武士,敏捷规复了魏州的秩序。消息传到仇人耳中,对方一听新任刺史是狄仁杰,知道他足智多谋的台甫,唯恐此中有诈,竟然再不敢前来得罪,终极不战而退。狄仁杰以他的聪明继承保全了百姓的生命。今后,每到春节百姓自觉地为狄仁杰烧香祈福。 狄仁杰以他的聪明和继承,顺应民意,赢得民气,天然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附和。 过年祝福 现在通过手机拜年、与亲朋联结,非常方便。那我们的古人呢?他们的新年祝福怎么表达?又怎么送到朋侪手中呢?这里给您讲个古代送拜年卡的小故事。 我国最早的拜年卡,是用竹子大概木头削制而成的,叫“刺”。《燕京岁时记》中纪录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意思是给朋侪拜年,特殊密切的直接去家里,关系一样平常的就送拜年卡来表达祝福。南宋学者曾慥在《类说》中:记载过一个“陶穀易刺”的故事,是古人新年送贺卡较早的笔墨纪录。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陶穀,是北宋初年一位很有学问的官员。春节到了,陶穀写了一堆贺卡,但是家里缺人手,没人去送。偏偏就在这个当口一个朋侪差人送拜年卡来了,陶穀好吃好喝地热情款待。酒菜间他有了一个不测发现,这仆役要送帖的人家许多,此中大部门都跟本身也是朋侪,本身没人可调派,不如……他竟然来了个恶作剧,趁送帖人不留意,偷偷用自家的帖子换下了朋侪家的帖子。 …… 朋侪家的仆役千万没想到,本身忙活半天,送的满是陶穀家的贺卡。您看,如今有“蹭网”、“蹭车”、“蹭饭”的,没想到古代另有蹭快递的。 古代的拜年卡,都由主人亲笔誊写,每张拜年卡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现在发送拜年信息天然黑白常便捷,但有不少是“群发”的,实在,任何一种祝福,情势都是次要的,情势背后诚挚的情谊,擦?鲱该被珍视的。本年,也给您的珍视的亲朋们奉上单独编辑的祝福信息,怎样? 千百年来,春节那些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动人故事,记载着中国热腾腾的人间烟火。 有些风俗被我们传承,而有些则徐徐寂静,晕染成影象的底色。 我们报告“故事里的春节”年味正浓。 康健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透风,少去人群麋集处。 [责任编辑: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安论坛
( 赣ICP备2021010355号|
赣公网安备36082102000120号 )值班电话:13410000095
站点地图
GMT+8, 2025-5-1 10:07 , Processed in 0.0468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